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
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
众所周知
绝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
通过手术等常规治疗就能取得很好的疗效
但是,有少部分患者
就诊时原发癌灶或转移灶已错失手术机会
对放射性碘治疗又不敏感
因而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
患者的预后较差
目前
协和医院核医学科通过
基于基因检测的靶向治疗
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
带来了新希望
王先生今年36岁,2017年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,2019年6月复查发现结节增大,穿刺病理提示为甲状腺乳头状癌,于是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手术,术中发现肿瘤侵犯血管及神经。
术后3个月,在核医学科进行碘-131治疗,治疗后扫描图显示,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有碘摄取(有治疗效果),双肺多发转移灶没有碘摄取(无明显治疗效果)。3个月后定期复查,肺部CT提示双肺多发转移灶增大、增多,王先生的病情进展。医生建议王先生进行基因检测,但因其个人原因一直未做,并未规律复查。
2021年6月,王先生肺部结节明显增大,血清肿瘤标志物Tg水平明显增高,颈部病灶增大,压迫神经、血管,伴有声嘶、多处骨痛等症状。经核医学科高再荣教授团队会诊,王先生被诊断为晚期、进展期碘难治性甲状腺癌(RR-DTC),伴双肺多发转移、骨转移。考虑到王先生的肿瘤多发转移,无法手术切除,且对放射性碘治疗又不敏感,高再荣教授建议患者结合基因检测结果进行靶向治疗。在随后的6个月里,王先生接受了靶向药物治疗,肿瘤病灶明显缩小,不适症状明显改善。目前患者病情稳定,仍在随访观察中。
上图分别是靶向治疗前、治疗后3个月、治疗后6个多月、2024年6月患者肺部CT,可见肺部肿瘤病灶逐渐缩减
什么是甲状腺癌?
甲状腺癌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,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或头颈部恶性肿瘤。
根据肿瘤起源及分化差异可分为:甲状腺乳头状癌、甲状腺滤泡性癌、甲状腺嗜酸性细胞癌、低分化型甲状腺癌、高级别分化型甲状腺癌、甲状腺未分化癌、甲状腺髓样癌。其中乳头状癌、滤泡性癌与嗜酸性细胞癌均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(DTC),发病率占所有甲状腺癌的90%以上。
临床上,绝大多数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可通过手术、碘-131治疗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后,获得良好预后并长期生存。
图片来源:网络
少数分化型甲状腺癌,可能会出现病灶失分化摄碘能力下降,表现为经碘-131治疗后,病灶不摄碘或摄碘不佳,治疗后反应不佳。这部分甲状腺癌,通常称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(RR-DTC)。
需要核医学、影像学、肿瘤学、内分泌学等多学科的综合评估,当出现以下临床情形时,考虑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:
? 所有已知病灶均不摄碘;
? 尽管部分或全部病灶摄碘,但碘-131治疗后(1年内)出现疾病进展。
局部进展/转移性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如何治疗?
甲状腺癌远处转移,常见于肺转移和骨转移,脑、胸膜、内脏转移相对较为少见。
大多病情长期稳定,只需促甲状腺激素(TSH)抑制治疗,同时密切随访观察。
对于甲状腺癌远处转移确诊为进展性和(或)症状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后,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行个体化治疗,主要包括:
① 局部治疗:局部复发、侵犯临近组织器官、淋巴结转移及单发远处转移灶,优先考虑外科手术,无法手术者可行外照射治疗、粒子植入治疗等;
② 全身治疗: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,主要用于短期内进展的多发或广泛转移者。
建议进行外照射、手术或粒子植入治疗。
肿瘤的靶向治疗是一种先进的治疗策略,它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分子和信号途径,以精确打击癌细胞,同时能够尽量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。
简单来说,癌细胞上戴着正常细胞所没有的“小红帽”,靶向药物犹如一枚“生物导弹”,瞄准这些戴着“小红帽”的癌细胞,与“小红帽”结合,抑制肿瘤的增殖,从而阻止或延缓肿瘤的进一步发展。也就是说,靶向治疗可以定向杀死癌细胞。
甲状腺癌的靶向治疗需要基于基因检测的辅佐,找准靶点后,针对靶点应用靶向药物,实现精准的个体化治疗。
对于转移的、快速进展的、有症状和(或)即刻威胁生命的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,若无法手术和使用其他方法进行局部控制,则应考虑使用靶向治疗。
原则上,如果手术或者局部治疗病灶可控,那么,靶向治疗则可延迟。出现如下因素时可考虑启动靶向治疗:在过去14个月的影像学提示转移灶进展;有症状的疾病;影响脏器或肢体功能的肿瘤。
目前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: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高选择性抑制剂,在临床实践中,需要根据病人的疾病发展、病理和分子特征,合理选择用药实际和用药策略。
专家提醒:
靶向药物在甲状腺癌治疗领域的潜力巨大,但对患者总生存期延长的获益仍然未知,同时,需要高度重视靶向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。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的临床研究和规范的临床实践,为甲状腺癌患者提供更有效、更安全的治疗方案,从而改善他们的预后和生活质量。
[1] 张雅婧,高再荣.碘难治性甲状腺癌远处转移处理策略[J].中国实用外科杂志,2024,44(6):664-669.
[2]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核医学专家委员会,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甲状腺癌专家委员会,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,等.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管理指南(2024版),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, 2024, 44(6) : 359-372.
[3]《2024版CACA整合甲状腺癌指南》http://live2.yilingcloud.com/meetingvideo/video/15094
[4] 陈嘉莹,王宇。靶免时代远处转移甲状腺癌治疗策略[J].中国实用外科杂志,2024,44(6):657-664.
[5] 薛丽琼,郭晔,陈立波.晚期甲状腺癌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(2023年版)[J]. 中国癌症杂志, 2023, 33 (9): 879-888.